只会金融玩不下去了——当前传统金融机构的三大威胁

2016-12-06 04:12

作者 |智信研究公司研究员 张胜男、纪少锋

来源 |智信研究公司《资管高层决策参考》

如果说经济下行、信用违约频发对于金融机构的挑战是温水煮青蛙的话,来自客户端、资产端、技术端的威胁更需要金融从业者脑洞大开、快速反应。

一、缺乏场景,金融机构直接对接客户的界面越来越小。

这一局面自2013年以来越发明显,且难有改观。相比金融机构,通讯运营商已经在更早的时候被互联网公司OTT(“Over The Top”的缩写,来源于篮球体育词汇,过顶传球的意思,延伸到通信行业是指一些互联网公司利用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绕过运营商,发展自己的业务)。

今日的微信风生水起,活跃帐户数达到7.61亿,然而谁会记得中国移动曾在2007年推出飞信业务,甚至早于微信4年。运营商在越来越强势的OTT业务面前,日渐沦为单纯管道提供者,而无法从中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和业务主导权。

金融机构也曾像中国移动一样反击,比如工商银行的融e购、平安壹钱包、平安好房……都在试图自建场景。然而就好似在荒漠中开店一样,很难成功。

其实线下和线上的规律一样,线下有人流的地方就有金融聚集,线上自建场景、荒漠开店只有两种活法。一种是开赌场,像拉斯维加斯那样也能成功,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其实就是开赌场,因为已经不知道它的钱去了哪,风险怎么管控。当然,这类企业中,经过一轮风险洗礼,最终可能会冒出少量管理规范,又能获得投资者认同的平台;另一种活法是,往有人流的地方去,像淘宝、京东都是在场景和人流的基础上做金融,以真实的交易为基础,这种做金融更容易。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可以很轻易的开展金融业务,仍然要考虑场景的特性,与金融的密切度。这个关系可以用漏斗理论来解释,不管是阿里的电商还是顺丰的快递,从他们的主营业务场景里往下漏一个层次就天然的漏到金融服务–支付环节。而从微信能否自然的下漏一个层次到借贷?从百度到投资理财?可能还需探讨。

二、产业+金融形成最新的资产创设逻辑,然而并没有金融机构太多戏份。

最近金融机构遇到很多欲哭无泪的事情,比如:某行业龙头终于要发ABS了,但是成本要求3%以下;该集团财务公司要做现金管理了,但是要求收益4%以上,还得保本。

流动性持续宽裕,金融行业成为弱势群体,主动被动地反哺实业。无论阿里、京东还是万科、碧桂园,产业端主动发起创设资产,通过资产流转等证券化手段,把利润留在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与商业银行最近几年推崇的交易银行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还落地更快。

还有京东利用保理证券化改造to B端的供应链金融,利用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改造to C段的消费金融,风控与系统都是自己的,金融机构只有出钱的份儿;又比如地产企业除了发债、Reits等常规的融资手段,还可以通过尾款证券化、物业费证券化进行变现。随着产业端纷纷开展金融业务盘活资产,在“资产荒”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话语权逐渐被稀释。

产业端向轻资产转型的尝试、介入金融领域形成的截流,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压力。甚至有银行高管就此认为,未来银行的企业金融业务必然是萎缩的,主战场将是家庭财富增长背景下的家庭金融和消费金融。

三、Fintech(金融科技)浪潮冲击,组织资产和管理风险的玩法优势在被更高效的技术取代。

Fintech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还是个未知数。金融从业者刚刚搞清楚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生成颗粒小、风险分散的资产,也可用于精准营销,还可用于零售信贷业务中的风险防控。又发现大数据在趋势预测方面可能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区块链在交易中的应用或许也有惊喜,而智能投顾在中国有没有市场还可再观察。

依托技术而反超传统金融机构的案例已经在美国上演,且被国人所知–目前国内做消费金融资产风控的海龟专家许多来自于美国第一资本(Capital One)。Capital One是美国银行界的后来者,但是首家真正深入地利用量化评分卡进行客户风险与客户价值管理的企业,依靠自动化评分,明显地提升了经营效率–审批速度更快、风险定价更精准,从而有效规避欺诈、并实现客群分类定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Capital One上演了蛇吞象的大戏,一跃成为美国前十大银行、纽约排名前三位的零售金融机构。

客户习惯在变,商业模式在变,风控技术在变,金融贵族到了必须好好学习、积极拥抱变化的时候。与产业端共进退,需要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方案、解决问题;与互联网大平台共赢,需要锻造独具特色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拥抱新技术,需要重塑新流程。金融机构如果还像原来一样,固守传统业务,那么未来的发展空间恐怕将越来越小。

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智信网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