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新三板的制度红利:“不判断,沿着高速公路走”

2015-02-05 08:02

投资新三板应当抛开对制度红利这种过于宏观的认识以及对项目筛选的标准这种过于微观的考量,”不判断,沿着高速公路走”。

作者:智信研究公司研究员 刘兰香

来源:智信研究公司《资管高层决策参考》

似乎是在一夕之间,新三板火了,各路资本纷纷进驻或观望。短期来看,新三板主要享有四大制度红利,投资机会将主要来自制度红利带来的机会。

第一,处于新三板建立初期的制度红利。不同于国内资本市场设立初期时的国企”带病上岗”,新三板没有历史包袱,轻松上阵,低门槛、市场化、包容的运行机制,令其成为一个更加纯粹的投资市场。

第二,施行以备案制为基础的挂牌机制的制度红利。新三板市场挂牌程序简便,审核时间短,对规模、盈利指标不设硬性要求,公司是否满足挂牌条件,主办券商享有较大的自主判断权。公司挂牌后,主办券商需履行持续信息披露和持续督导义务,负有较大的推荐责任。这种持续信息披露和持续督导的机制,比主板市场更严格,类似”终生负责制”。

第三,挂牌企业在新三板框架内发展的制度红利。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新三板给中小企业提供了规范的机会和平台。挂牌后企业要在新三板这一平台接受监管机构和公众的共同监督,在此之前,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会帮助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另外,新三板市场既有助于挂牌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又可通过做市商机制下券商与挂牌企业间的利益捆绑,激活券商以管家式的贴身服务支持企业运营发展的积极性。

第四,新三板市场本身仍将持续壮大、不断发展的制度红利。未来,随着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增加以及市场分层和竞价交易制度推出,投资者门槛降低是大概率事件,整个市场交易活跃程度将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发展与市场发展之间的持续互动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估值。

新三板市场的制度红利造就了两大套利机会:其一为估值提升空间,从协议转让变为做市转让后,流动性改善使得新三板估值提升了大约40%;在推出竞价交易系统后,再一次的流动性改善将会进一步提升新三板的估值。二是新三板中定增、并购、转板等过程的套利空间很大。

实际上,众多投资机构均已看到新三板的制度红利以及套利空间,但对于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投资机遇,不同的机构反应迥异,PE/VC仍然是最敏锐的,也是布局最早的。按照国内一些领先PE的看法,投资新三板应当抛开对制度红利这种过于宏观的认识以及对项目筛选的标准这种过于微观的考量,”不判断,沿着高速公路走”。

首先,投资机构要坚定,能上新三板的企业很多实际上都是能上市的好企业,只是受制于IPO制度的局限而无法上市,以新三板目前如此之低的市盈率投资这些企业,未来获利空间极大。其次,新三板对规模、盈利不设门槛,而又保持对信息披露的严格规范,大大降低了新三板挂牌企业的作假动机,提高了新三板市场的可信度,投资机构更便于做出投资决策。

基于这两点,未来不管新三板是通过转板套利还是并购套利带来市场繁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的赚钱效应一定会形成并放大,届时那些早已介入的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估值将大幅上升,自然就能高价退出。

尽管上述PE机构投资新三板的作风可能偏于激进,也未必都适用于银行、保险等风险偏好较低的机构,但其”不判断,沿着高速公路走”的思路,应当仍可为这些意欲进军新三板的机构提供一些借鉴。

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智信网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