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单信托型ABN破冰:利好债市发展和推动信托转型

2016-07-12 02:07

企业在银行间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动机,除了资产出表和商业模式转型外,还在于打开银行间市场,节约成本。

 

作者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交易金融部总经理 赖嘉凌

来源 |智信研究公司《资管高层决策参考》

 

6月21日,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租赁”)将其表上20.68亿的融资租赁应收账款,通过平安信托设立财产信托,在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从而实现了“信托型资产支持票据(ABN)”的破冰。本项目是银行间市场第一单会计出表的资产支持票据,也是银行间资产证券化历史上首只实现公开发行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

因为融资租赁这类生息应收账款的特点,远东ABN在法律关系上基本套用了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CLO)的法律框架:财产信托的设立、信托受益权的交付、募集资金的对价,在交易结构和增信安排上则基本上类似远东租赁的交易所ABS业务。

企业在银行间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动机,除了资产出表和商业模式转型外,还在于打开银行间市场,节约成本。首先,公开发行ABN与中期票据类似,可以在本币系统进行质押式回购,交易流动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其次,银行间市场大量银行自有资金和同业资金对证券化资产低风险权重有着天然的偏好,而交易所市场则是理财资金占比较高,较少资本节约需求;最后,从资金环境上看,银行间市场以资金融出的机构为主,交易所场外市场多为资金需求方。因此,定价逻辑上,交易所ABS更偏向于银行间的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定价逻辑,而银行间公开发行ABN则向CLO收敛,因此多数公开发行ABN的区间应落于二者之间。

从发行结果看,本期ABN优先A级17.57亿元,占比84.98%,评级AAA,加权期限1.55年,发行利率3.75%,全场倍数低于2.87倍;优先B级1.87亿元,占比9.06%,评级AA,加权期限3.56年,发行利率5.99%,全场1.29倍;次级1.23亿元,占比5.96%,由远东租赁持有。发行较为顺利,因较少投资人纠结于信托型ABN是否符合所谓准入门槛,也没有所谓创新溢价,除了体现出投资人对国开行主承销商及受托机构销售能力的认可外,也反映出他们对公开发行的安排、信托资产隔离安排和资产管理方、发起机构远东租赁资产服务能力的认可。

脱离于银行间和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之辨,站在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和信托行业的发展,本次信托型ABN的推出也带给市场一些思考:

第一、通过挂钩资产,改善现有信用债结构。伴随着违约案例的增多,国内信用债市场多年单纯依赖主体信用、依赖再融资的信用市场格局被打破。投资人越来越关注融资交易的抵押物评估、外部担保人协议的完备性,逐步要求落实单一债券的还款来源。真实有效的资产证券化,恰恰可利用信托资产的隔离,解决偿债来源和优先清偿问题,而即使是非出表型的证券化,也更多借鉴国际中低评级债券产品的条款设计,落实账户监管,明晰触发机制,并附有持续跟踪机制。

第二、引入信托关系,保障投资人利益。作为目前国内公募信用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信贷收益和证券发行的利益冲突,而传统证券公司在经营信用风险上面临一定短板,投后管理面临较大的困境。因此,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等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颁布各类法规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尝试,约束中介机构。如上文所言,证券化收益依托于资产后续管理的有效性,虽然信托在市场发展初期也许仅承担事务管理的责任,但伴随市场发展,引入信托公司或者其他独立的资产管理方,能够对底层资产做更多有效管理,从而确保投资者收益,提高投资回报。

第三、深挖优质资产,开发资本中介职能,摆脱信托隐型刚兑困境。银行间市场以专业的机构投资人为主,证券流动性也显著强于私募市场,信托在银行间市场代表机构投资人购买资产,有利于摆脱传统上以高净值个人为主的客户结构带来的刚性兑付“紧箍咒”。事实上,低成本资金也对应着相对优质的资产,且银行间市场相对规范,也客观上降低了传统非标项目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第四、发挥自主管理优势,提升信托公司行业转型空间。诸多信托公司都把眼光投向了ABS这片蓝海或是红海,但对传统的CLO,信托公司因无资产把控力,早已逐步通道化和边缘化;对交易所ABS,信托公司难有合法的渠道身份开展业务(虽然法规也留了口子);非标ABS也因为负债端的问题,一直难以形成稳定优质的资产源。恰好在这个时间点上信托型ABN推出了,现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交易结构设计原理和风控措施上类似原信托公司开展的诸多资产业务,因此信托公司应充分和银行、证券公司合作,在完成证券承销和财顾包装之外,进一步发挥自身实业投行的管理能力,创设和管理资产,高效撮合资产和资金的优势。

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智信网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