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5

2015-07-08 10:07

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正在日趋成熟,分业的界限已通过跨界联动打破,而产业链的重构也在混战中逐步清晰。从2013年整个资管行业以非标投资为主,到2014年开始积极主动介入资本市场,并在本轮牛市中展露头角,资管行业的快速成长带来了惊喜无限。预计未来资管行业也将引领我国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过渡,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并持续做好居民财富的守夜人。

作者:智信研究公司  张胜男 沈修远

(本文摘自智信研究公司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即将于6月下旬发行的《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5)》)

这是一个资本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资本竞赛的时代。中国已经不得不开始承受货币供应量过多的后果,表现为金融市场资本过剩,高负债主体杠杆难降,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抽逃转战权益市场。对于逐鹿金融市场的资管机构来说,则面临着投资者资金的不断涌入和优质资产难觅的两难,商行投行化、投行资管化、资管跨界化的混业争抢局面正在上演。资管作为混业的排头兵,是通过市场化力量完成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资金提供者。

一、2014年资产管理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2014年是我国宏观货币政策逐步走向宽松的一年。年初的种种迹象使得交易员担心即将到来的一年依然是“监管收紧年”,之后于忐忑中见证两次降准、一次降息之后逐步确认“宽松预期”,并且喜迎“股债双牛”。

而财政政策对地方政府负债收紧的同时,预留了债务甄别置换的缓冲空间。市场也逐步领悟到中央2014年的宏观政策基调:在传统实体经济主体不出现大的风险事件的前提下,培养新经济引擎。

在此基调下,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表现为如下特征:

(一)经济酝酿双引擎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已成为业界共识。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四年下滑,2014年GDP增速更是降至7.4%,创1990年以来新低。然而我们没有看到强心针般的刺激政策,相反,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的新思路。

中央的经济导向可以概括为:存量杠杆逐渐停止新增,并在确保经济不失速的前提下逐步去杠杆,即用甄别、置换的办法处理存量地方债务,同时为增量债务寻找PPP等规范可持续的运作方式。此外,利用当前权益市场的热度,大力发展股本性融资,吸引民间资本,用股本换负债,降低传统行业杠杆率的同时为新兴产业和创业企业营造更好的融资环境。

对于体量庞大的资产管理行业来说,双引擎经济增长模式的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市场化的环境,尽管目前创业热潮迭起,但是这些投资机会与资管机构的资金规模和风险偏好存在一定的不匹配,诸如上市公司匆忙转型潮和改名潮等案例也显现出当前VC和PE领域的疯狂。更直白的说,当前是传统经济体信用风险加大而新兴经济模式尚未成熟的“青黄不接”时节。单纯依赖权益思维、信贷思维、二级市场思维都难以吃饱,任何一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应敞开胸怀,通过投资工具的混搭和投资领域的拓展,对经济“双引擎”的融资需求进行更好的甄别和匹配。

(二)流动性充沛,资本市场崛起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于2009年达到创纪录的28.4%,在此之后的五年货币政策稳健中适度从紧,M2增速一路下行并于2014年降至12.2%,低于年初目标0.8个百分点。但是2014年末货币余额已经达到122.84万亿元人民币,“货币超发”之说不绝于耳。

在2014年地产行情周期性拐点到来之前,这些超发货币被固化在房地产产业链条上;直到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效力在2014年显现,全国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逐月下滑,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销售各个环节的增速都出现同比下降。至此,房地产吸金能力已步入下行通道,曾经的社会资金蓄水池转而变成一台巨大的水泵,将原本固化在此的存量资金不断溢出。

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的转型才刚刚开始——传统企业仍在应对高负债率与低产出率的矛盾,流动性问题、转型失败案例时有发生;而新兴产业小荷才露尖尖角,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融资模式都与传统行业有着显著的差异:新兴产业更需要那些与之共进退,甚至提供产业支持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VC)的帮助。而房地产水泵溢出的大量过剩资金习惯了固定收益、类固定收益的投资模式,只能涌向相对估值洼地——资本市场。

站在2014年的时点上,投资于资本市场的逻辑非常清晰。从基本面的角度,中国股市经过多年的沉寂,其估值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从政策导向的角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一系列经济改革的题中之义:通过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使在信贷市场难以获取资金的新兴产业获得股本融资,而传统重资产企业也能降低债务水平;最后,从资金供给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国内居民的财富水平迅速提高,但大量的资金配置在存款和固定资产领域,随着2014年下半年股市的兴起,财富效应促进了居民财富转移的进程,大量潜在的资金可以支撑起牛市的估值,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充分的内生动力。

基于以上逻辑,资管机构在2014年大举购买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高收益资产,然后又从债市转战股市,通过结构化设计参与配资业务,为股市加杠杆。于是我们看到了股债双牛的不断强化,看到了明星私募基金被投资者砸钱追捧,看到了二级市场的热情传染给一级、一级半市场,定向增发、新三板,甚至PE、VC领域都出现了泡沫化的迹象。

(三)大直融趋势,改变资产配置格局

以银行贷款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为代表的债权融资渐渐偏离舞台中心,根本原因在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的大趋势已快步走来。

2014年的一大经济主题是“降杠杆”。中央从2010年就开始着手进行地方政府和房地产行业的降杠杆进程,以谋求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然而市场的热情难以通过行政手段彻底控制,管住表内贷款以后,政信合作、银政信合作、银政证合作等各类型绕监管、加杠杆的“银行的影子业务”仍在继续。我国M2/GDP从2010年末的177%一路增加到2014年末的193%,而同样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德国,其2014年末M2/GDP则只有132%。

这种趋势到2014年出现扭转迹象,主要表现为非标债权的增速和占比主动下降,部分银行理财资金用不满35%的非标额度,银行理财全行业的非标投资比例也从2013年末的24.46%下降到2014年末的17.76%。

分析原因,主要是经济持续下行,信用风险增大,非标债权和传统贷款业务的主要客户——地产、平台和传统重资产行业都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偿债能力堪忧。在此背景下,银行惜贷,贷款额度不再稀缺。这也是107号文规范同业买入返售业务后,并没有对银行的经营产生很大冲击的原因——表内承接这些同业投资毫不费力。

可以确定的是,在我国金融市场占据绝对权重的商业银行运作逻辑已经发生改变。以价格管制为基础、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消化投融资需求为主的金融体系,在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新兴投融资业务和信贷业务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转化过渡。

二、2014年资管行业成长回顾

(一)资管行业概况:2014年借力资本市场快速成长

1、居民财富超速增长驱动投资理财需求

2003-2014年,我国经济在保持7%以上增速的同时,实现了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平均超过GDP增速1.85个百分点。居民财富的增长提升了消费水平,更大幅度激发了大家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为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源泉。

1234

图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wind

2、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存款理财化助力资管飞速发展

截至2014年末,包含银行理财、信托、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保险、基金子公司和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大资管行业总规模达到57.92万亿元,较2013年增加约17.27万亿元,增幅达到42.48%,去除通道业务后(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被动业务),2014年资管行业总规模也达到了46.2万亿元。

从2009年至2014年,我国大资管行业整体规模从12万亿元增加至近5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7.5%,显著超越了我国家庭居民存款增速和GDP增速。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居民存款理财化趋势明显,资产管理行业也因强大需求推动,成为金融领域最具朝气的板块,成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各类机构金融变革中的转型发力点。

12344

图2: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增长图

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信研究公司整理

注:私募基金2012年前的数据不可得

3、2014年子行业增长情况

从各个子行业发展速度来看,2014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从规模上看,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规模超越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成为最大的资产管理分支,而银行的资产管理部(或理财业务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一起成为国内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

从增速上看,基金子公司由于业务规模基数较小,增速最快,而此前一直高歌猛进的信托公司和券商资管在资产规模增加后发展步伐正在减慢;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增长相对最慢但多年来保持平稳。此外,2014年以权益类资产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资产管理机构发展迅速:公募基金业务增长速度超过50%,其面向机构客户的非公募业务更大幅度增长近76%。

123444

图3:各资管子行业规模增速

数据来源:银监会、保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托业协会

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4、客户构成变化:机构客户增加

截至2014年底,机构客户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国内资管机构与发达市场资管机构的客户分布结构逐渐趋同。

银行理财方面,客户结构多元化雏形已经显现,2014年商业银行理财规模创下新高,其中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占比提升,而之前占最大比重的零售客户资金占比回落。

1234444

图4: 银行理财年末时点存量的客户结构分布

数据来源:智信调研数据

公募基金方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占比正在逐年上升,而非公募业务中机构客户的占比高达90%,来自商业银行的资金占专户规模的比例超过一半。

此外,以通道业务为特色的信托、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更是长期依靠机构客户开展业务。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2014年度信托行业由单一大客户驱动(比如高现金流企业)的单一资金信托占比40.44%,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为22.14%,两者合计超过60%,是由高净值个人客户驱动的集合资金信托规模的两倍以上。

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也有类似的表现,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券商资管业务中规模最大的定向资管计划中,机构持有者占比达到99.8%(其中银行和信托公司占93%);基金子公司专户计划中,超过80%的资金都来源于机构投资者,其中又以商业银行和企业居多。

(二)大类资产配置变化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由于资产管理人的风险偏好差异、金融机构本身受到的监管约束及自身的管理需求不同,各个子行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在配置思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表1:资管子行业投向比较表

123555

1、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类似但对非标态度存在差异

银行理财与保险公司同为机构投资者,其风险偏好十分类似,包括存款、货币市场工具、债券和非标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都在80%左右。而权益类资产(股票和基金)占比明显较低(10%左右)。伴随着14年二级市场投资的大热,机构投资者的权益类资产占比并没有迅速地大比例增加,银行和保险公司更多以提供配资的形式间接参与权益市场(购买券商两融收益权以及权益投资的优先级),展现出较为稳健的投资风格。

在对非标投资的态度上,银行理财和保险表现出较大的分歧。商业银行方面,由于监管对银行理财投资非标产品存在4%和35%的双阀值限制,再加上债券牛市中的投资收益,推动银行的资产结构从“非标”向“标准化债券资产”转化,“非标”占比出现大幅下降。而保险公司则几乎相反,2012年下半年至今,保监会逐步放开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取消了险资在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不动产、非上市股权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非标资产的投资限制。保险公司的投向分布也随之快速变化,传统的债券类资产占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非标资产和其他另类资产投资占比的上升。

从资产负债匹配角度分析,保险公司的负债端压力普遍略高于银行理财,而非标资产相对债券有较高的流动性溢价,同时其投资期限较长,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2、公募基金:货币基金继续增长,权益投资下半场发力

公募基金产品的资产配置情况更多代表了零售客户端的偏好。受益于良好的流动性,2013年大红大紫的货币基金产品在14年继续发力,规模从7424亿增长到1.45万亿,几近翻倍,占比也从23.53%增加到30.92%。

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由于2014年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债券市场处于牛市,公募基金增加了固定收益投资,债券投资比例较2013年有所增加。

权益投资方面,股票市场上半年表现平淡,下半年持续上涨。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产品普遍在三季度快速加仓股票。然而这些加仓活动并未表现在年末的投向数据上,股票类产品虽然在总规模上有所上升,但在占比方面从42.92%大幅度下降至32.06%。这一方面是由于货币基金的规模大幅增加稀释了股票型产品的仓位上涨,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统计采用年末的时点数,很多新设立的股票型基金尚未完成建仓,导致资产配置统计里的货币占比较高,不能完全反应真实的公募基金资产配置迁移情况。

3、信托、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向证券类倾斜

作为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同时也是最为市场化的资管机构,信托、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资产配置对市场变化较为敏感。2014年,这三类机构对证券投资的配置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以信托为例,相比2013年末10.35%的占比,证券类同比增加3.83个百分点,资金信托对证券投资占比的提升,主要缘于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显现以及投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等市场因素。

(三)机构发展特征:丛林时代,产业链重构

2012年的资管混业竞赛开闸,2013年的规模狂奔突进,2014年的大类资产配置快速风格转换,监管限制逐步拉平后,资管机构间竞争同质化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临近尾声,新一轮产业链分工的雏形开始浮现:银行和保险成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募、私募基金、券商资管以及保险资管成为主要的资产管理者,而信托和基金子公司则更多扮演了投资银行的角色。

1、跨界忙

这是一个跨界打劫的时代。当自上而下的行业监管放松和自下而上的机构探索突破相结合,资产管理行业的分业经营壁垒就开始逐步被打破,不同资管子行业之间交叉合作竞争的趋势越发明显。机构不仅在资产方面争抢地盘,竞相靠近优质企业;在客户端各方也在跨界争抢,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抓取与自己匹配的客户群;甚至人才团队方面的跨界流动都日益频繁。于是,我们看到2014年资管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同业交流活动异常火爆,面对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投资领域,所有人都希望快速学习、快速构建在该领域的新圈子。

同时,各类机构纷纷通过下设子公司或者申请牌照等方式扩展产业链,从类信贷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不同角度,切入别人的地盘。

比如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并发行基金,东方证券资管旗下的东方红中国优势,仅3天就募集了138.56亿元,成为2015年前4个月首募规模最大的基金。除了进军公募,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正从轻资产的传统业务,向重资产的资本中介等新业务转型。券商大力开展融资融券、直接投资、并购融资等投资和资本中介业务,在促进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逐步减少对于传统投行和经纪业务的依赖。

一些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则通过下设投行部,将业务链条由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延伸。这种趋势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也不约而同的出现,资本金雄厚的私募基金已经通过设立PE基金或事业部的方式,从二级市场投资拓展到一级市场资产挖掘。并且有的公司结合市值管理等手段,有针对性的为上市公司寻找合适的并购标的。

商业银行越来越推崇“投贷联动”,银监会创新部管住了银行理财业务与表内信贷的防火墙,但投行部、私人银行部、同业部、金融市场部把表内外联动、投融资一揽子方案运用得炉火纯青。

基金子公司更是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券商投行”——做资产证券化是固定收益类投行,做新三板推荐挂牌和做市是权益类投行,传统非标业务是另类投行。

信托公司出于监管收紧的压力,下设私募资产管理子公司(或孙公司)已蔚然成风,子公司承载了业务创新与转型、涉足资本市场以及管理层持股的使命。

跨界的现状与趋势已经无可避免,看似森严的监管壁垒正在松动,政策拉平,牌照优势趋于归零后,机构陷入同质化竞争是必然会出现的阶段性现象。

2、资产为王

随着混业经营、业务交叉、全口径竞争的号角吹响,“全民资管”也意味着各方对流动性上佳、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可控的项目资源,争夺异常激烈。在此背景下,整个市场呈现出好资产难求的局面。

走访众多资产管理从业者,大家竟然一致认为,贯穿2014年资产管理行业的关键词是:投什么。信用资产不敢投,权益资产不会投。

先是随着流动性宽松预期的确立,债券市场遭遇一轮又一轮的扫货:收益率8%以上全收,然后7%以上全收,进而是各类资产支持证券、城投债、PPN……资产发行突然变得很容易。调研显示,截至2014年末,仅银行理财资金对信用债市场的占有率就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扫货风潮从债市拓展到非标资产,43号文细则落地前,地方政府项目末日狂欢;拓展到国内资本市场,资管资金通过结构化配资、伞形信托、定增配资等加杠杆活动频繁,资金的追捧把两融收益权转让业务生生做成了卖方市场,银行、保险排队拜访大型优质券商;拓展到海外市场,QDII额度紧张,QDII资格也可坐收通道费;拓展到权益投资领域,一级市场也出现结构化产品引入机构资金,新三板大热,尽调时间周期越来越短。

资产为王的根本原因在于:流动性充沛,有大量资金涌入资产管理行业。而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尚未成熟,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很大程度上受到负债端成本难降的胁迫。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非由投资收益率决定,而是由其他银行的价格和银行自身的资金需求程度决定,很多保险公司依赖银保渠道销售短期限、高收益保单来获得规模的快速增加,这些压力都迫使机构在资产端寻求高收益资产来平衡。在央行降息之后资产端敏感的降低了融资价格,而负债端由于资管机构不能也不愿“降价”——竞争格局尚未确立前谁也不敢得罪客户,于是产生了机构间对高收益资产的激烈争夺。

3、增资潮

对照海外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贝莱德、安联等资管巨头的崛起并非单凭一己之力,更多是依靠并购其他资产管理公司做大AUM,扩充产品线。2014年,我们欣喜的看到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始重视资本的力量,虽然当下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监管层对杠杆率的要求、满足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需求,但随着机构资本实力的增强,未来不排除出现并购扩张形成资管巨人的可能。

券商方面,股票质押式回购和“两融”等资本中介业务为券商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受净资本规模限制,融资余额突破万亿之后,券商资金面、风控能力都面临更大压力。Wind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市券商通过IPO、增发、配股、发行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总额达4936亿元。从募资用途来看,主要体现在加大信用中介、自营、直投等创新业务的投入上。而随着证监会主导的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2014年8月投入使用,该报价系统已经成为券商债权融资的重要阵地。截至2015年3月31日,共有66家证券公司发行1123只收益凭证,募集规模598.94亿元。

信托公司方面,2014年共有24家信托机构增资和变更股权,其中有16家增加资本290亿元。目前,行业内注册资本规模超过30亿元的信托公司已超过10家。在信托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托公司通过增强自身实力,防御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此外,《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已经在征求意见,未来信托公司开展新业务需依据信托公司评级,而信托公司评级较大程度上受公司净资本影响,提高信托公司自身的资本实力将有助于信托公司拓展新业务。

银行理财方面,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拆解部分业务形成事业部、子公司,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脱离母体独立生长的日子也越发临近。此举可视为银行理财的机制体制更趋市场化的尝试,亦是商业银行寻求转型突围的先锋。可以预见,2015年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资管部加入“独立团”,究竟是转型成独立的纯粹的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在表外重造一家新型商业银行,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料待明年报告见分晓。

三、行业前景展望

资管行业的发展速度一直在超越预期——拥抱资本市场的速度、拥抱互联网的速度、买方卖方重新排兵布阵的速度,快速的变革挑战一代资管人自我定位、锚定问题、寻求突破的能力。

展望2015甚至2016,乐观的资管人总会发现: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更能创造规模化的投资机会和交易机会;互联网金融的搅局更能获取廉价通道,突破监管束缚;产业链重构初期的混乱局面,更有助于快速突围向细分市场制高点进发。具体来看,未来资管行业格局将有如下特征:

(一)投行资管+跨界投资的新常态

牌照价值趋近于归零后,优质资产争夺战异常激烈。于是从2014年开始,资管机构比拼的更多是拿资产的能力、拿资金的能力,各种金融工具、产品设计只是实现资金与资产对接的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行理念不仅贯穿整个资管市场,也在商业银行表内盛行,特别是机制灵活的中小城商行,俨然已经在用投行思维开展表内投资,取代放贷款。这种局面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外汇占款屡现负增长,全社会一般性存款亦时常短缺,金融机构只能拥抱资本市场。而且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兴产业更多需要股本融资和融智支持,只有投行思维+跨界视野才能绑定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在权益投资领域,实现一级和二级市场联动,主动向上游挖掘优质资产或待上市优质企业;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实现表内和表外联动,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联动,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股权债权融资与撮合推介结合的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在产品创新方面,更要有场内和场外联动的视野,将各类型金融工具本质熟稔于心,传统非标债权形成的场外市场、银行间市场以及证监会私募报价系统等场外市场灵活切换。只要手握优质资产,方式方法、有无牌照并不重要。

(二)通道升级+产业链重塑新常态

通道升级,是我国资产管理产业链重塑的关键,亦是市场化、专业化的大势所趋。

做通道,曾经是闯入资管世界的新手活命第一招,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概莫能外。然而,两年之后,市场的潮汐也将此业务分化为:低费率的纯通道业务和高附加值的投行业务/投顾业务。在以银行和保险为主体的资管产业链的资金端,通道方俨然可以升级为交易对手筛选过滤器、资产增信背书人、次级和劣后持有人。而从私募基金、精品投行等资产端的视角看,通道方亦可升级为行政服务商、产品包销商,甚至推介代销平台。

至此,看似混战的资管行业开始向专业化分工转变,资金方负责多元化配置、把握大类资产配置风格转换时点,为投资者实现对抗经济周期的稳定回报;升级后的通道方负责产品创设,筛选交易对手,通过金融资产的打包分级出售,更好的匹配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专业管理人则专注于某一投资领域,实现尽可能高的收益回报,只做好投资这件纯粹的事。

看似清晰的愿景,实现却不容易。通道升级的前提是多年大流量数据积累形成的对管理人业绩的真实评价体系,对资金方需求、对市场走势的深入了解。流程走过,留下的只有数据。没有数据基础,只是“盖章”的通道完全无法对抗互联网时代高效、便捷、服务好且更加廉价的“线上通道”。

而重构后的资管产业链将具备业务投行化、客户机构化、产品工具化的特征。受托人与投管人分离,大众理财资金由银行和保险作为受托人,按照客户风险收益诉求的差异,经过大类资产配置及策略组合,把不同诉求的资金给到不同风格的投管人,而通道业务方为受托人和投管人提供高附加值的投行服务及投资工具,撮合交易。

(三)拼机制+拼系统的新常态

毋庸置疑,我们已进入“人脑+电脑”的轻资本时代,大资管产业链格局已定,决定一家机构管理能力的最宝贵资产就是优秀的人才和高效的系统。

在私募基金设立门槛极低的情况下,机构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人才争夺上。缺乏激励的机制已经让传统优势机构沦为黄埔军校,从业年限在3-10年之间的一线中坚力量出现严重断档,新晋员工还未树立全面的风险理念就独当一面的现象已不鲜见。

信托业曾经是过去三五年中人才激励方面的先驱,但是高提成的激励方式在推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风险隐患,因为业务提成违规被当做金融反腐典型的案例已经发生,未来,更加科学的激励策略或许是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和适度的合伙人文化。

我们看到一直备受“奔私潮”困扰的公募基金行业2014年已经出现中欧基金、天弘基金的股权激励,中邮基金、招商基金的基金经理工作室制度,而王德晓作为自然人担当发起股东的泓德基金也已获批。

从系统方面来看,我国金融行业的很多分支才刚刚完成电子化的演进,尝试向数据化时代迈进,然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的旋风已经刮起。2014年之后,随着机构管理资产规模的扩张和交易品种的丰富,资管行业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IT系统已经成为资管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阻力,而非助力。

未来,有远见的资管机构将从掌舵一把手做起,绘蓝图、搭架构、提需求,让IT系统不仅是业务支持的后台,更成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武器。可以预见,资管IT系统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和塑造新的资管行业形态,通过系统助力风控,通过云服务减低成本,通过移动互联找到客户,通过大数据辅助交易都将不是梦想。

(四)互联网贯穿全流程的新常态

分析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影响,自2013年的余额宝开始,互联网金融成为高效、低成本的客户渠道;2014年后,陆金所、招财宝、娱乐宝将P2P、大拆小、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创新演绎到极致;未来,预计互联网思维将贯穿资管业务全流程,特别是金融行业的看家本领——管理风险的能力。届时,无论是营销、获客还是风控都需要新的玩儿法。

在融资业务中,风控的依据是充分的信息获取,而互联网让尽调、核查变得容易。通过电商的交易流水数据进行贷款审批,比过去通过查三张表(水表、电表、纳税报表)要真实得多也便捷得多。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2014年都开始尝试基于大数据的风控。

而更具颠覆性的变革来自于“互联网+”改变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模式——消费者取代生产者,成为商业逻辑的发起方。在C2B的定制商业逻辑及O2O的市场运营体系中,金融帮助生产者融资加杠杆的业务空间已经不大。金融机构的新空间在于,将消费者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支付需求,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以股权众筹、产品众筹、消费信托等工具传递到产业的上游—生产者,帮助消费者进行需求传递、帮助生产者实现精准布局,并借助支付创新、消费贷款等产品提供流动性,促进交易的产生。

总体看来,资产管理行业一直是中国金融板块中最具市场活力的分支。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只有把握“大直融”趋势,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才能成为时代的领军者,开创出直接融资体系下资管行业更美好的未来。

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智信网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