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老人”退场 新帅接棒:会否迎来新“黄金时代”?

2018-08-27 11:08
公募基金在20年间,实现从0到12万亿元规模的积累,老一辈公募人功不可没。如今站在新起点上的新帅们,怎样面对资管新规后新的竞争态势、怎样进行机制改革从而留住优秀人才,都是不得不深思的新命题。                                                                                    
作者|陈美怡
来源|资管云

– ?‍? –

2018年3月21日,嘉实基金发布公告称,原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机构投资和固定收益业务首席投资官经雷接任总经理一职。董事长赵学军结束了三个月的代总经理职权,而他担任董事长前任职总经理时间达17年之久。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这或许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公募基金起步发展阶段的“老人”们,全部都离开了一线。1998年3月5日,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国成立的首家公募基金,至今整整20周年。从第一批获准开业的公募的十位创始总经理,到“黄金一代”五大基金总经理,基金业经前人无数的探索与开拓,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业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基金业“老人”们去向何方?

“老十家”公募基金,是指首批获准成立的前十家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华夏、嘉实、南方、博时、富国、鹏华、华安、大成、国泰和长盛。“老十家”的第一任总经理,即基金业的十位创始总经理,都是业内令人信服的“大佬”,带领各自的公司走过辉煌的时代。
                                                  屏幕快照 2018-08-20 下午4.38.22
 “老十家”首任总经理中,掌舵一线时间最长的,是华夏基金创始人范勇宏,他坚守了14年才退居二线,任内一手缔造了华夏基金王朝,培养了以王亚伟为代表的众多知名基金经理,有基金“教父”的美誉。同样坚守十年以上的,还有博时基金第一任总经理肖风,也是“老十家”中唯一并非来自股东方的掌门人,在肖风的带领下,博时基金在2004年底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47亿元,并一度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第一的基金公司。而嘉实基金的首任总经理洪磊最终因与股东方理念不合从嘉实离开,后担任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长达11年,亲历了对基金业的整顿和改革发展,大力推动基金行业的制度建设。而继任总经理的赵学军,是基金业任职期限最长的元老级CEO,掌舵嘉实基金的成绩有目共睹。

 

2001年的基金业自查是基金业整改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几位行业大佬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长盛基金第一任总经理张佑君,在2001年基金业自查开始不久后即离职。至于他回到中信集团,成为举足轻重的元老级人物,这是后话了。

 

“老十家”的首任总经理,有9位来自股东方,除了因与股东投资理念不合离职的洪磊,还有大成基金龙小波、富国基金李建国。

 

在组建合资基金大潮中,中泰信托控股大成基金,大成基金创始人龙小波无奈离去。

 

在富国基金首任总经理李建国的带领下,富国基金权益类基金一度业绩领先,但没有带来规模的有效增长,特别是在2007年富国基金无论是业绩还是规模均大大落后于行业。最终他于2008年初在公开招聘中退出舞台。

 

在当年的风云中,也有三位因违法犯罪而陨落,他们分别是鹏华基金员瑞恒、华安基金韩方河、南方基金熊双文。

 

十位创始总经理相继离开了基金总经理职务,有的退居二线,之后又相继离开自己创始的基金公司。唯有一位大佬,一年前被公司请回坐镇,那就是国泰基金创始人、现任董事长陈勇胜,他自创始一年后即退居二线,至今已经陪伴国泰基金走过18载岁月。

 

“新帅”们将面对怎样的命题?

 20年倏忽间过去,“老人”们已渐次退场。如今站在新起点上的新帅们,怎样面对资管新规后新的竞争态势、怎样进行机制改革从而留住优秀人才,都是不得不深思的新命题。公募基金业创立伊始从业者更多的是跑马圈地,抢夺市场份额,一路走来,期间有“银行系”基金公司凭借渠道优势的强势切入,有2013年以余额宝为首的“宝宝”类货币基金横空出世,基金业的规模格局在短期内剧变,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天弘基金如今稳居规模第一。尽管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但来自外部的冲击一直较小。

 

资管新规后时代,伴随资管行业的回归本源,公募基金作为受监管最严格的金融机构,似乎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并且公募基金向来注重投研能力,在新环境下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然而,商业银行理财的净值化是未来大趋势,如果银行单独成立资管子公司来运作理财业务,并与公募基金一样,股债均可投,与此同时,券商资管、信托等各类机构也可逐步提升自己的投研能力,参与到竞争中来,假以时日,这些机构都将对公募基金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对公募基金构成威胁最大的或许是昔日的合作伙伴—银行。虽然银行理财在产品净值化运作、机构流程设置以及投研体系的搭建方面,需要向公募基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公募基金不能不正视自己的资金来源高度依赖银行渠道的事实,如今资管新规呼之欲出,如银行理财“公募化”,公募基金何以自处?

 

此外,公募基金的激励机制虽说目前优于大部分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但也架不住机制更好的私募,“公奔私”相当普遍。近年来,不少老基金公司已在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实现和投资者利益相一致,但进展并不明显。反倒是一些没有历史包袱的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动作更快,如由私募转公募的鹏扬基金。近期券商资管的标志性人物陈光明去职东方资管,也在着手成立新的公募基金。

 

下一个20年,公募基金行业会否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非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加上本站链接,智信网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